送清凉上人

· 皎然
何意欲归山,道高繇境胜。 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證。 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óu):通“由”,由于。
  • :这里指佛家所说的本性、真如。
  • (zhèng):通“证”,证悟,领悟。

翻译

为何想要归隐山林?因为修行之道高深,皆因环境优美。 花朵凋零,让人觉悟本性;月亮隐没,方知心已证悟。 长夜中,禅师吟咏,清脆的猿声自然与之相应。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山林、追求高深修行的向往。诗中,“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證”一句,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修行境界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佛家本性、真如的深刻领悟。末句“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则进一步以禅境和猿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静、空灵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