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灯心送李侍御萼

· 皎然
灯心生众草,因有始知芳。 綵妓窗偏丽,金桃动更香。 花惊春未尽,焰喜夜初长。 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赋得:古代文人聚会时,常以某一主题作诗,称为“赋得”。
  • 灯心:指灯芯,即灯中用来燃烧的部分。
  • 众草:多种草类。
  • 綵妓:穿着华丽服饰的妓女。
  • 金桃:指金色的桃子,这里可能比喻灯火辉煌。
  • 焰喜:火焰显得欢喜,形容火焰明亮。
  • 借末光:借用微弱的光亮。

翻译

灯芯从众多草中生出,因此有了它,我们才知道草的芬芳。穿着华丽服饰的妓女在窗边显得格外美丽,金色的桃子在灯火下更加香气四溢。花朵惊讶于春天的未尽,火焰欢喜于夜晚的初长。离别后,空荡的房间里,还有谁会借用这微弱的光亮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灯心这一日常物品,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诗中,“灯心生众草”寓意着生命的起源和希望,而“綵妓窗偏丽,金桃动更香”则通过华丽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繁华。后两句“花惊春未尽,焰喜夜初长”则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和火焰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夜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一句“别后空离室,何人借末光”则深刻地抒发了离别后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