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李侍御问

· 皎然
入道曾经离乱前,长干古寺住多年。 爱贫唯制莲花足,取性闲书树叶篇。 自笑不归看石榜,谁高无事弄苔泉。 身外空名何足问,吾心已出第三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á):答。
  • 李侍御:李姓的侍御史,古代官职名。
  •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
  • 入道:指出家修行。
  • 长干:古地名,在今南京市。
  • 古寺:古老的寺庙。
  • 莲花足:指僧人的草鞋,形似莲花。
  • 取性:追求本性。
  • 树叶篇:指佛经,传说佛经最初是写在树叶上的。
  • 石榜:石碑。
  • 苔泉:长满苔藓的泉水,指幽静的自然环境。
  • 第三禅:佛教中的第三禅定,代表深层的内心平静。

翻译

我出家修行是在战乱之前,曾在长干的古寺中住了多年。 我喜爱简朴,只穿着莲花形状的草鞋,追求本性,常在树叶上书写佛经。 自嘲不去看那些石碑上的名号,谁会闲得无事去玩弄苔藓覆盖的泉水呢? 身外的虚名又有什么值得追问的,我的心已经达到了第三禅定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僧皎然回答李侍御的问话,表达了自己对修行的态度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诗中,“莲花足”和“树叶篇”形象地描绘了僧侣的简朴生活和对佛法的追求。通过对比“石榜”与“苔泉”,皎然展现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漠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吾心已出第三禅”,更是直接表明了他已经达到了深层的内心平静,体现了佛教徒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