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
- 庾公:指庾信,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此处可能指陆中丞。
- 内火:指宫中的火灾。
- 腰章:古代官员腰间所系的印章,象征官职。
翻译
寒食节时,江边的天气格外清新,陆中丞清晨的眺望激起了他的高尚情怀。 恰逢宫中火灾,千家万户都静悄悄的,随即看到春天的脚步使万木欣欣向荣。 山峦的轮廓在细雨中显得深浅有致,曲折的水流轻轻拂过云层。 陆中丞的官职与谁相似呢?几天之内,他的政绩已经得到了人民的认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时江边的清新景象,以及陆中丞清晨眺望时的情感。诗中“内火千家静”与“行春万木荣”形成鲜明对比,既反映了时事,又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后两句通过对山雨和水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丽。结尾提及陆中丞的政绩,显示了其政治才能和人民的认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
皎然的其他作品
- 《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 》 —— [ 唐 ] 皎然
- 《 同杨使君白蘋洲送陆侍御士佳入朝 》 —— [ 唐 ] 皎然
- 《 酬张明府 》 —— [ 唐 ] 皎然
- 《 陪颜使君饯宣谕萧常侍 》 —— [ 唐 ] 皎然
- 《 酬李司直纵诸公冬日游妙喜寺题照昱二上人房寄长城潘丞述 》 —— [ 唐 ] 皎然
- 《 送李秀才赴婺州招 》 —— [ 唐 ] 皎然
- 《 冬日遥 》 —— [ 唐 ] 皎然
- 《 春日和卢使君幼平开元寺听妙奘上人讲 》 —— [ 唐 ] 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