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端古木古竹石为工部郑侍郎赋

· 陈琏
王郎之画今已稀,笔法宛若云林倪。 修筠晴翻翡翠羽,老树光亚珊瑚枝。 风霜阅历见奇节,雨露长养成幽姿。 岩岩一石亦雄特,秀色满眼生华滋。 冬官亚卿性嗜古,公暇常把斯图披。 我来纵观意怡悦,忆在阆苑瀛洲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郎:指王孟端,明代画家。
  • 云林倪:指倪瓒,元代画家,号云林子。
  • 修筠:修长的竹子。
  • 晴翻:晴天时翻飞。
  • 翡翠羽:比喻竹叶的翠绿色。
  • 光亚:光辉照耀。
  • 珊瑚枝:比喻树枝的红色。
  • 阅历:经历。
  • 奇节:奇特的节操,此处指树木的独特形态。
  • 幽姿:幽雅的姿态。
  • 岩岩:形容石头坚硬、高耸。
  • 雄特:雄伟独特。
  • 华滋:光彩润泽。
  • 冬官亚卿:指工部郑侍郎,冬官是工部的别称。
  • 斯图:此图,指王孟端的画作。
  • 阆苑瀛洲:神话中的仙境,比喻美好的地方。

翻译

王孟端的画作如今已非常稀少,他的笔法宛如元代的倪瓒。晴朗的天空下,修长的竹子仿佛翻飞的翡翠羽毛,老树的枝条在光辉中犹如珊瑚枝。经历了风霜的树木展现出奇特的节操,雨露滋养出它们幽雅的姿态。那坚硬高耸的石头也显得雄伟独特,满眼的秀色充满了光彩和润泽。工部的郑侍郎性格喜好古物,公暇时常披阅这幅画。我来此细细观赏,心中感到愉悦,回忆起在神话中的仙境时的情景。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王孟端画作的珍贵与艺术魅力,通过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画中景物的生动与美感。诗中“修筠晴翻翡翠羽,老树光亚珊瑚枝”等句,巧妙地运用自然元素,赋予画作以生命力和色彩感。结尾处通过对比现实与仙境,表达了对画作的深深欣赏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