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庐山

· 郭奎
扁舟一日过彭蠡,坐看匡庐五老峰。 瀑布似从银汉落,香炉半是紫云封。 东南父老应占气,江汉渠魁已遁踪。 自古山河归有德,遥瞻华盖护苍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扁舟:小船。
  • 彭蠡:即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 匡庐:庐山的别称。
  • 五老峰:庐山的一组山峰,因其形状似五位老人而得名。
  • 银汉:银河,这里比喻瀑布如银河般壮观。
  •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因形状似香炉而得名。
  • 紫云封:形容山峰被紫色的云雾缭绕。
  • 占气:古代迷信,通过观察天象或自然现象来预测吉凶。
  • 江汉渠魁:指江汉地区的首领或重要人物。
  • 遁踪:隐匿行踪。
  • 华盖:古代帝王车上的伞盖,这里比喻天子的威严。
  • 苍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比喻国家的力量。

翻译

乘着小船一日间穿越彭蠡湖,静静观赏庐山的五老峰。 瀑布仿佛从银河倾泻而下,香炉峰半隐于紫色的云雾之中。 东南的父老们应能感受到吉祥之气,江汉的首领已经隐匿了踪迹。 自古以来,山河归属于有德之人,远远望去,华盖般的威严保护着国家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庐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扁舟一日过彭蠡”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轻快与自由,“坐看匡庐五老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后两句通过对庐山瀑布和香炉峰的描绘,进一步以壮丽的自然景观来象征国家的繁荣与安定。诗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有德之人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景,又寄寓了诗人的政治理想。

郭奎

元明间庐州府巢县人,字子章。元末从余阙治经,阙屡称之。朱元璋起江淮,奎归之,从事幕府。朱文正为大督开府南昌,命奎参其军事。后文正未得封赏,态度失常,得罪太祖,奎连累坐诛。有《望云集》。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