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凤阳郡庠张留守诸公来访

· 陈琏
礼乐新黉舍,规模旧辟雍。 杏坛消酷署,芹泮起清风。 谈笑多群彦,相过有钜公。 由来文物地,邂逅意从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住宿,过夜。
  • 凤阳郡庠:凤阳郡的学校。
  • 张留守:姓张的留守官员。
  • 黉舍:学校。
  • 辟雍:古代的大学,这里指学校的规模宏大。
  • 杏坛:传说中孔子讲学的地方,这里指学校。
  • 酷署:酷热的夏天。
  • 芹泮:古代学校的别称。
  • 清风:凉爽的风。
  • 群彦:众多的才俊。
  • 钜公:重要的人物。
  • 文物地:文化繁荣的地方。
  • 邂逅:偶然相遇。
  • 从容:自在,不拘束。

翻译

在凤阳郡的学校过夜,张留守等官员前来拜访。 新建立的学校充满礼乐之气,规模宏大如同古代的辟雍。 学校里杏树环绕,消解了夏日的酷热,芹泮之地吹起了凉爽的风。 与众多才俊谈笑风生,重要的人物也来相聚。 这里本是文化繁荣之地,偶然的相遇也显得自在从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文人陈琏在凤阳郡学校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诗中,“礼乐新黉舍,规模旧辟雍”展现了学校的新气象和宏大规模,体现了当时对教育的重视。通过“杏坛消酷署,芹泮起清风”的描绘,传达了学校环境的宜人与清凉。后两句“谈笑多群彦,相过有钜公”则生动地描绘了文化交流的热闹场面,以及与重要人物的交往,彰显了作者的文化地位和社交圈。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交流的喜悦和对教育环境的赞美。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