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观化书六字壁间曰造物一场变化
孔子曳杖歌,逍遥梦化后。
我梦已逍遥,六字书在牖。
圣愚各有尽,观化一遭走。
问我年几何,春秋四十九。
死生若昼夜,当速何必久。
即死无所怜,乾坤一刍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曳 (yè):拖,拉。
- 牖 (yǒu):窗户。
- 圣愚:圣人和愚人。
- 观化:观察变化。
- 刍狗 (chú gǒu):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比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
翻译
孔子在梦中拖着拐杖歌唱,自在地游走在梦醒之后。 我在梦中也感到自在,六个字写在窗户上。 圣人和愚人都有终结,我观察了一次变化。 问我年纪多大,已经四十九个春秋。 生死如同昼夜,既然要快又何必长久。 即使死去也不值得怜悯,天地间不过是一只草扎的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梦境来表达对生死和变化的深刻理解。诗人借用孔子曳杖歌的典故,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心态。诗中“死生若昼夜”一句,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生死的循环和无常,而“乾坤一刍狗”则进一步以象征手法表达了人生在宇宙中的渺小和无足轻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