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薰亭
桂林名胜地,台观迹多陈。
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
使君喜登临,从游有嘉宾。
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
神畅情所感,理契意爰臻。
忽兹纵遐瞩,跻攀极嶙峋。
下瞰皇泽湾,流水碧沄沄。
石洞深窈窕,清虚绝垢氛。
昔贤有遗刻,半杂苔藓纹。
江山宛如故,韶音谁复闻。
登临稍毕景,感慨怀古人。
早晚听履声,行当近星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薰亭:位于桂林,是一处历史悠久的观景台。
- 漓水:即漓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
- 濆(fén):水边。
- 援琴:弹琴。
- 南薰:古代乐曲名,此处指弹奏此曲。
- 神畅:心情舒畅。
- 理契:道理相合。
- 遐瞩:远望。
- 跻攀:攀登。
- 嶙峋:形容山势险峻。
- 皇泽湾:地名,可能是漓江的一段。
- 沄沄(yún):水流的样子。
- 窈窕:深远曲折。
- 韶音:古代的乐曲,此处指古代的文化和声音。
- 听履声:指听到官员的脚步声,暗示作者希望得到提拔。
- 星辰:比喻朝廷或高位。
翻译
桂林是一个名胜古迹众多的地方,但现在只剩下南薰亭孤零零地矗立在漓江边。使君喜欢到这里游览,与嘉宾一同前来。坐在紫色的苔藓上,弹奏着南薰曲。心情舒畅,感受到的道理也相合,意趣达到了极致。突然间放眼远望,攀登至险峻的山峰。向下看去,皇泽湾的水碧绿流淌。石洞深邃幽静,清除了尘世的烦恼。昔日的贤人留下了刻石,半数已被苔藓覆盖。江山依旧,但古时的韶音已无人能闻。游览结束后,感慨地怀念古人。期待不久能听到官员的脚步声,希望自己能接近朝廷的高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桂林南薰亭的游览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怀念。诗中“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等句,展现了作者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深情。结尾的“早晚听履声,行当近星辰”则透露出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抱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双重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