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姑诗

贞木非兔丝,根抱不相离。 宁为独栖燕,视此屋间儿。 岂不念偕飞,此儿不可携。 妇道贵从人,一去志愿乖。 东家嫂自由,门内我当支。 将身代嫂守,将心报父母。 生男幸抱孙,生女拌人妇。 苍天不可知,孙大经女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贞木:坚贞的树木。
  • 兔丝:一种寄生植物,比喻依赖他人。
  • 独栖燕:独自栖息的燕子,比喻孤独无依。
  • 屋间儿:家中的人,这里指家中的孩子。
  • 偕飞:一起飞翔,比喻一起生活。
  • 从人:顺从丈夫。
  • :违背。
  • 东家嫂:东家的嫂子,即丈夫的嫂子。
  • 门内:家中。
  • :同“伴”,陪伴。
  • 苍天:天空,这里指命运。
  • 经女手:经过女子的手,这里指由女子抚养。

翻译

坚贞的树木并非兔丝,它们的根紧紧相抱,永不分离。宁愿做一只孤独栖息的燕子,也要守护这个家中的孩子。难道不想与他一起飞翔吗?但这孩子不能带走。作为妇人,重要的是顺从丈夫,一旦离开,我的愿望就会违背。东家的嫂子可以自由行动,而我必须支撑这个家。我愿意代替嫂子守护这个家,用我的心回报父母。生男孩的话,希望他能抱孙子;生女孩的话,就让她陪伴别人家的妇人。命运难以预料,孙子的成长将由女子来抚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坚贞的树木和孤独的燕子等意象,表达了女子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诗中,“贞木非兔丝”一句,既赞美了坚贞不渝的品质,又暗示了女子对家庭的坚守。而“独栖燕”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孤独与无奈。后文通过对比东家嫂的自由和自己的责任,进一步突出了女子的牺牲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女子的高尚情操和家庭观念。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