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漳山行赠桃花

蘼芜山路马啼香,园客庐边见靓妆。 烟月多情如笑我,胭脂薄命未逢郎。 世无净土佳人隐,天有闲春旅客忙。 为问杏花何日嫁,烦君先为制衣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蘼芜(mí wú):一种香草,这里指山路两旁的香草。
  • 园客:指隐士或居住在园林中的人。
  • 靓妆(jìng zhuāng):美丽的妆扮。
  • 胭脂: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红色颜料,这里代指女子。
  • 净土:佛教中指清净无垢的世界,这里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闲春:悠闲的春光。

翻译

在蘼芜香草的山路上,马蹄踏过留下芬芳,我在隐士的庐舍旁见到一位美丽的女子。 月光和烟雾似乎多情地嘲笑我,那胭脂般的女子命运不济,尚未遇到她的心上人。 世间没有理想中的美好境地供佳人隐居,而天空中的悠闲春光却让旅人忙碌不已。 我问那杏花何时能出嫁,请你先为她准备好嫁衣。

赏析

这首作品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山行中的所见所感。诗中,“蘼芜山路”与“园客庐”构建了一幅幽静的山野图景,而“靓妆”的女子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后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烟月”与“胭脂”赋予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命运的无奈。结尾的“杏花嫁衣”则巧妙地以杏花喻人,寄托了诗人对美好姻缘的祝愿。

郭辅畿

郭辅畿,原名京芳,字咨曙。大埔人。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有《洗砚堂文集》、《秋驾草》、《楚音集》、《菱青集》、《金樯集》、《闺怨诗百首》、《饮兰纪呓》等。民国《新修大埔县志》卷一九有传。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