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道士王思明从登紫霄峰问其泉对曰上善即老子若水者也字之子静号以若水丏诗赠之

一蒲青草自年年,万叠苍山对夕烟。 静后观心如止水,高高明月在中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和:指太和山,即武当山。
  • 紫霄峰:武当山的一座山峰。
  • 上善:出自《老子》,意为最高的善。
  • 老子: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 若水:出自《老子》,比喻像水一样柔和、顺应自然。
  • :请求。
  • 夕烟:傍晚的炊烟。
  • 止水:静止的水,比喻心境平静。
  • 中天:天空的中央。

翻译

一片青草自顾自地年年生长,万重苍山在夕阳的烟霭中显得更加苍茫。心境平静如静止的水,高高的明月悬挂在天空的中央。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追求。诗中“一蒲青草”与“万叠苍山”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的恒常与壮阔。后两句以“静后观心”和“高高明月”为喻,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深刻领悟和崇高追求。

叶春及

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