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山人游武夷追送李氏阡即席赋赠

张公湖海士,载酒官道隅。 冠盖何缤纷,蔼蔼皆文儒。 客行岂不遥,脱鞅还踟蹰。 开尊藉芳草,门有双坟俱。 借问泉下人,富贵今何如。 寄语幔亭君,扰扰不可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祁山人:指来自祁山的人。
  • 武夷:地名,位于今福建省武夷山市。
  • 追送:追随着送别。
  • 李氏阡:李家的墓地。
  • 张公:对某位姓张的尊称。
  • 湖海士:指游历四方的人士。
  • 载酒:带着酒。
  • 官道隅:官道的旁边。
  • 冠盖: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此处指官员或士人。
  • 蔼蔼:形容人多,气氛热烈。
  • 文儒:文人学士。
  • 客行:旅行的人。
  • 脱鞅:解开马缰,指停下马车。
  •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 开尊:打开酒器,准备饮酒。
  • 藉芳草:坐在芳草之上。
  • 双坟俱:两座坟墓并列。
  • 泉下人:指已故的人。
  • 幔亭君:对某位在幔亭(一种亭子)中的人的尊称。
  • 扰扰:纷乱不安。

翻译

祁山的朋友游历至武夷,追随着送别到李家的墓地,即兴赋诗赠予。

张公是个游历四方的士人,带着酒在官道旁。 官员和士人们多么热闹,气氛热烈,都是文人学士。 旅行的人岂不是路途遥远,停下马车还犹豫不决。 打开酒器,坐在芳草之上,门前有两座坟墓并列。 问问泉下的人,富贵如今又如何。 寄语幔亭中的君子,纷乱不安的生活不可久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通过张公与众多文人学士的聚会,表达了人生无常、富贵如云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墓地的提及,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劝诫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被纷乱的世俗所困扰。整体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叶春及

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