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使君请告归槜李

君岂陶元亮,归与廑八旬。 门前閒五马,濠上看游鳞。 束帛徵贤日,拖金报主身。 古来有道者,不必离风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陶元亮:即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隐逸生活和田园诗著称。
  • (jǐn):仅仅,只有。
  • 五马:古代官员出行的仪仗,这里指孙使君的官职。
  • 濠上:指城濠之上,这里可能指观赏水景的地方。
  • 游鳞:游动的鱼。
  • 束帛:古代用作礼物的帛,这里指朝廷的赏赐或任命。
  • 拖金:指穿着金色的官服,象征高官显贵。
  • 报主:报答君主的恩典。
  • 有道者:指有道德修养和智慧的人。
  •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和官场的繁忙。

翻译

你难道是陶渊明,归来时已近八十岁。 门前闲放着五马,濠上观赏游动的鱼。 朝廷的束帛征召贤才之日,你身着金衣报答主恩。 古来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必非要离开世俗纷扰。

赏析

这首诗是叶春及送别孙使君归乡的作品,通过将孙使君比作陶渊明,表达了对其归隐生活的羡慕与祝福。诗中“门前閒五马,濠上看游鳞”描绘了孙使君归乡后的闲适生活,而“束帛徵贤日,拖金报主身”则回顾了孙使君在官场的荣耀与忠诚。最后两句“古来有道者,不必离风尘”则是诗人对孙使君的评价,认为真正的有道之士不必远离世俗,也可以在纷扰中保持自己的道德和智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与尊重。

叶春及

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