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伯徐公子与饯别省中赋得轩字同席顾季狂郭建初

贤达终麟阁,迂疏只鹿门。 世应疑傲吏,名岂避乘轩。 明月南楼兴,青天北海樽。 更逢多丽藻,聊得贲丘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藩伯:古代官名,指地方长官。
  • 徐公子:指徐姓的贵族子弟。
  • 饯别:设宴送行。
  • 省中:指官署之中。
  • 赋得轩字:指在送别时所作的诗,以“轩”字为韵。
  • 同席:一起坐席,指共同参与宴会。
  • 顾季狂郭建初:人名,可能是当时的文人或官员。
  • 贤达:有才能和德行的人。
  • 麟阁:指朝廷中的高级官职。
  • 迂疏:指志向高远而不切实际。
  • 鹿门:指隐居之地。
  • 傲吏:指不拘小节、有傲骨的官员。
  • 乘轩:指乘坐华丽的车辆,比喻显贵。
  • 南楼:指宴会地点。
  • 北海樽:指盛酒的器具,北海指地名,樽为酒器。
  • 丽藻:华美的文辞。
  • 贲丘园:指美好的田园生活。

翻译

有才能和德行的人终将登上朝廷的高位,而我这志向高远却不切实际的人只能隐居山林。 世人或许会怀疑我这个不拘小节的官员,但我的名声岂是为了逃避显贵而存在的。 在南楼上,明月照耀下,我们尽情欢乐;在北海边,青天之下,我们举杯畅饮。 更遇到许多华美的文辞,这些都足以让我的田园生活更加美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仕途与隐居生活的思考。诗中,“贤达终麟阁,迂疏只鹿门”一句,既展现了对仕途的向往,又透露出对隐居生活的无奈接受。后文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情感。

叶春及

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