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社翁题再咏闰元宵

月已重圆未快睛,饮徒仍借节为名。 横斜灯影添疏杏,杂和笙声是早莺。 载酒船乘春涨活,踏歌人喜夜寒轻。 前朝预借无聊甚,莫负闲身过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莲社翁:指王彦泓,明代诗人,青莲社是其诗社名称。
  • 闰元宵:闰年中的元宵节。
  • 饮徒:指饮酒的人。
  • 横斜:形容灯光或树枝等斜斜地伸展。
  • 杂和:混合。
  • 笙声:笙的音乐声。
  • 早莺:早春的黄莺。
  • 载酒船:装载酒的船。
  • 春涨:春天河水上涨。
  • 踏歌人:边走边唱歌的人。
  • 夜寒轻:夜晚的寒意减轻。
  • 前朝:指明朝之前的朝代。
  • 预借:提前借用,此处指提前庆祝。
  • 无聊甚:非常无聊。
  • 闲身:空闲的身体,指没有负担的自由身。
  • 太平:和平时期。

翻译

月亮再次圆满,但天空还未完全放晴,饮酒的人们仍然借着节日的名义欢聚。斜斜的灯光映照着稀疏的杏花,混合着笙的音乐声,像是早春的黄莺在歌唱。载着酒的船随着春水上涨而活跃,边走边唱歌的人们喜欢这夜晚寒意减轻的时光。前朝的人们提前庆祝元宵节,显得非常无聊,不要辜负了这空闲的身体,好好享受这和平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闰年元宵节的景象,通过对比月亮的圆满与天气的不晴朗,以及人们的欢聚与前朝的无聊庆祝,表达了诗人对当下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横斜灯影”、“杂和笙声”,以及“载酒船”和“踏歌人”,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夜的欢乐图景。结尾的“莫负闲身过太平”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人生哲学。

王彦泓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