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翟丈四首
长安多青楼,月出吹笙竽。
上有倡家妇,下有酒家胡。
十五十六人,双双笑当垆。
齐姬善击鞠,燕姬善摴蒲。
左挟外黄女,右拥邯郸姝。
美玉不为白,胭脂不为朱。
天然芙蓉花,颜色与世殊。
与君各青鬓,及时为欢娱。
安能局促行,学彼辕下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楼:古代指妓院。
- 倡家妇:指妓女。
- 酒家胡:指酒店中的胡姬,即异族女子。
- 当垆:古代酒店中放酒瓮的土台子,借指酒店。
- 击鞠:古代的一种球类运动,类似于现代的马球。
- 摴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
- 外黄女、邯郸姝:分别指来自外黄和邯郸的美女。
- 芙蓉花:比喻美女。
- 青鬓:指年轻时的黑发。
- 局促行:形容行动拘束,不自然。
- 辕下驹:指车辕下的小马,比喻见识不广或地位低下的人。
翻译
长安城里有许多妓院,月亮升起时,笙竽之声四起。楼上住着妓女,楼下则是酒店里的异族女子。十五六岁的少女们,成双成对地在酒店前笑闹。齐地的女子擅长击鞠,燕地的女子擅长摴蒲。左边挟着外黄的美女,右边拥着邯郸的佳人。美玉不以白为美,胭脂不以红为艳。她们如同天然的芙蓉花,颜色与世俗不同。我们都是年轻的黑发人,正当时光享受欢乐。怎能像那些见识不广的人一样,学着车辕下的小马般拘束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长安城夜生活的繁华景象,通过对青楼、酒家胡以及各种娱乐活动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享乐风气。诗中“美玉不为白,胭脂不为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推崇,认为真正的美不应受世俗标准的束缚。结尾的“与君各青鬓,及时为欢娱”则强调了青春年华的宝贵,鼓励人们把握当下,尽情享受生活。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反映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