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行赠别姜祭酒先生

昔者薄游燕王都,燕人买骏皆买图。汝南袁公善相骨,称我一匹桃花驹。 是时先帝论封禅,焚香日坐蓬莱殿。二三元老书不停,记室竖儒供笔砚。 袁公手内金花笺,口召王生生不前。安知徐福三山事,但忆苏秦二顷田。 我欲东归劝我留,满床诗草尽见投。见时醉操银不律,雌黄灿熳珊瑚钩。 以兹感激国士知,新旧存亡不可移。季札匣中镆铘剑,脱挂徐君坟树枝。 浮云世态那堪说,众人闻之皆不悦。谢傅西州春草深,羊昙涕泪空成雪。 赠刀人,结袜子。可怜贫时交,一生与一死。召公已死周公嗔,道傍之言未必真。 冯驩不去反见忌,天下尽讳为门人。宗伯中丞本爱才,乍闻此语亦徘徊。 惟君知我有心者,肝肠倾倒无所猜。校书旧物许荐我,君纵殷勤我不□。 《子虚》欲奏虽未成,知己难忘杨意情。长安国门同日出,我归金阊君石城。 璧水曾经黄屋坐,祭酒胡床尚虚左。苜蓿先生三数公,桃李门人千百个。 纷纷入赀同舍生,春秋俱服左丘明。君行未可轻此辈,万一中间有马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薄游:轻率地游历。
  • 燕王都:指燕京,即今北京。
  • 买图:购买图画或图谱。
  • 汝南袁公:指袁绍,东汉末年著名军阀,汝南人。
  • 相骨:看相,通过观察人的骨骼来预测命运。
  • 桃花驹:指骏马,这里比喻作者自己。
  • 先帝:指已故的皇帝。
  •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
  • 蓬莱殿:宫殿名,这里指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 元老:指朝廷中的资深大臣。
  • 记室: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工作。
  • 竖儒:指年轻的学者。
  • 金花笺:一种精美的纸张。
  • 徐福:秦朝方士,传说曾带童男童女出海寻找仙山。
  • 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曾提出“合纵”策略。
  • 银不律:银制的笔。
  • 雌黄:古代用于修改文字的黄色颜料。
  • 珊瑚钩:比喻精美的笔。
  • 季札:春秋时期吴国公子,以贤闻名。
  • 镆铘剑:古代名剑。
  • 谢傅:指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
  • 西州:指谢安的故乡。
  • 羊昙:谢安的外甥,以才学著称。
  • 结袜子:指结交朋友。
  • 召公:指召穆公,周朝大臣。
  • 周公:指周公旦,周朝开国功臣。
  • 冯驩:战国时期齐国大夫,以忠诚著称。
  • 宗伯:古代官职,掌管宗族事务。
  • 中丞:古代官职,相当于后来的御史中丞。
  • 校书:古代官职,负责校对书籍。
  • 杨意:指杨修,东汉末年文学家,曹操的谋士。
  • 金阊:指苏州。
  • 石城:指南京。
  • 璧水:指皇宫中的水池。
  • 黄屋:指皇帝的居所。
  • 虚左:古代乘车时尊贵的位置在左边,虚左表示留出尊贵的位置。
  • 苜蓿: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学校的象征。
  • 左丘明:春秋时期史学家,著有《左传》。
  • 马卿:指马融,东汉时期著名学者。

翻译

昔日我轻率地游历燕京,燕人买骏马都看图谱。汝南的袁公擅长相骨,称我为一匹桃花般的骏马。那时先帝正在讨论封禅之事,每天在蓬莱殿焚香处理政务。几位资深大臣不停地书写,我这个年轻的学者负责提供笔砚。袁公手持金花笺,口中呼唤我,我却不敢上前。我哪里知道徐福寻找三山的事情,只是想起了苏秦的二顷田。我想东归,你却劝我留下,将满床的诗稿都投给我。见面时你醉中操持银笔,修改文字如同珊瑚钩般精美。因此我感激你的知遇之恩,无论新旧存亡都无法动摇。季札的镆铘剑,挂在徐君的坟树上。世态如浮云,难以言说,众人听了都不高兴。谢安的西州春草深,羊昙的涕泪空成雪。赠刀人,结交朋友。可怜贫穷时的交情,一生与一死。召公已死,周公不悦,路边的传言未必真实。冯驩不离去反而被忌,天下人都避讳成为他的门人。宗伯中丞本就爱才,听到这话也徘徊不前。只有你知道我的心意,肝肠倾倒无所猜疑。校书的旧物你许我推荐,你虽殷勤我却不敢接受。《子虚》想要上奏却未成,难忘杨意的知己情。长安国门同日出,我归苏州你往南京。璧水曾经有皇帝坐,祭酒的座位尚空着。苜蓿先生和几位先生,桃李门人千百个。纷纷入学的同舍生,春秋都学习左丘明。你此行不可轻视这些人,万一中间有马融那样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王稚登赠别姜祭酒先生的作品,通过回忆往昔的交往和经历,表达了对姜祭酒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比喻,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学识和精湛的诗艺。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赠别诗。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进(一作江阴)人,移居苏州,字伯谷,号玉遮山人。十岁能诗,既长,名满吴会。吴门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稚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闽粤人过苏州者,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万历中征修国史,未上而史局罢。曾编散曲为《吴骚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吴郡丹青志》、《奕史》《吴社编》及《尊生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