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波影
晴江春晓,但摇曳落花,溶溶东下。谁送素绫千皱褶,直上画檐鸳瓦。镜面回镫,月轮浮雪,一色飞光下。游丝婀娜,吹来似欲相惹。
一霎汞走珠流,应有渔舟,兰棹纵横把。迸散一天星斗乱,不觉银河西泻。惊碎还圆,轻匀稍淡,移向荼蘼架。日高风静,潇湘依旧如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溶溶:形容水流动的样子。
- 素绫:白色的细绢,这里比喻江水。
- 皱褶:褶皱,这里形容江水的波纹。
- 鸳瓦:鸳鸯瓦,指成对的瓦片。
- 回镫:回旋的灯光。
- 月轮:圆月。
- 游丝:飘动的细丝,比喻水面的波纹。
- 婀娜:形容柔软、轻盈的样子。
- 汞走珠流:形容水珠滚动如汞珠。
- 兰棹:兰木制成的船桨。
- 迸散:散开,飞溅。
- 荼蘼:一种花,这里指荼蘼花架。
翻译
春天的江面在晴朗的早晨显得格外美丽,落花轻轻摇曳,随波向东流去。是谁将这白色的细绢般的水面弄出了千层波纹,直冲上画檐和鸳鸯瓦。水面像镜面一样反射着回旋的灯光,圆月像雪一样浮在水面上,光线一色飞洒下来。水面的波纹像飘动的细丝一样柔软轻盈,仿佛想要相互吸引。
一瞬间,水珠如汞珠般滚动,应该有渔船在纵横划动兰木制成的船桨。水花飞溅,天空的星斗仿佛也乱了,不知不觉中银河似乎也向西倾斜。水珠碎了又圆,轻轻地变得稍微淡了,移向了荼蘼花架。太阳高照,风也静了,潇湘的美景依旧如画。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江面的美景,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动词,如“摇曳”、“送”、“回镫”、“浮雪”等,展现了江水的动态美和光影效果。诗中“游丝婀娜”一句,巧妙地将水面的波纹比作柔软的丝线,增添了诗意。结尾的“日高风静,潇湘依旧如画”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