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辛词烟柳斜阳之句宜其悲也乃尤有甚于彼者复用韵写之

向西园、花飞一片,早已伤心春去。残红落尽更如今,难把流光追数。留不住。征鸿影、黄沙紫塞秦关路。从谁寄语。道有人独对,雨打梨花,看黏泥飞絮。 倩流水,欲觅芳踪还误。津头风雨深妒。凄凉庾信江南赋,难向无情天诉。为楚舞。流不尽、楚歌血溅阴陵土。寸心知苦。望万里荒烟,一蓑渔艇,渺渺无归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摸鱼儿:词牌名,又名“买陂塘”“双蕖怨”“迈陂塘”“山鬼谣”等。
  • 辛词烟柳斜阳之句:指辛弃疾的词句,具体哪一句未详。
  • 尤有甚于彼者:比那更甚的。
  • 复用韵写之:再次使用相同的韵脚来创作。
  • 西园:西边的花园,泛指园林。
  • 残红:落花。
  • 流光:流逝的光阴。
  • 征鸿:远飞的大雁。
  • 黄沙紫塞:指边疆的沙漠和关塞。
  • 秦关路:指通往秦地的关隘之路。
  • 雨打梨花:形容春雨中的梨花,常用来象征哀愁。
  • 黏泥飞絮:沾满泥土的柳絮,形容春末景象。
  • 倩流水:请流水帮忙。
  • 津头:渡口。
  • 庾信江南赋: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其《哀江南赋》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
  • 楚舞:楚地的舞蹈。
  • 楚歌:楚地的歌曲。
  • 阴陵土:阴陵,地名,此处泛指楚地。
  • 一蓑渔艇:一件蓑衣,一只小渔船,形容渔夫的生活。

翻译

望着西园,花儿随风飘落,一片片,早已让我为春天的离去而伤心。落花凋零,如今更是难以追忆那流逝的时光。留不住这春光。远飞的大雁,身影掠过黄沙和紫色的边塞,通往秦地的关隘之路。该向谁传递我的话语?说道,有人独自面对着雨中的梨花,看着沾满泥土的柳絮。

请流水帮忙,想要寻找那逝去的芳踪,却误入了渡口的深沉风雨之中。凄凉之情,如同庾信的《哀江南赋》,难以向无情的天空诉说。我跳起了楚地的舞蹈,歌声中流不尽的血泪,溅在楚地的泥土上。我心中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望着万里荒烟,一件蓑衣,一只小渔船,渺渺茫茫,找不到归宿。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去花落为背景,表达了深沉的哀愁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追忆。词中通过对西园落花、征鸿远影、雨打梨花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后段借用庾信的《哀江南赋》和楚地的歌舞,抒发了对故国和往昔的思念,以及对现实无情的控诉。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境悠远,展现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感慨。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