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三十首

青幕白地清涎黏,浓淡分界唯微纤。 未审天容亏半壁,定疑水气消馀炎。 披襟不让云将御,理楫略挂羚羊尖。 鏖空白战九十日,吸月餐风亦损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幕白地:形容天空和地面的颜色,青幕指天空,白地指地面。
  • 清涎黏:比喻湖水清澈且略带粘稠。
  • 浓淡分界:指天空中云彩的浓淡变化。
  • 微纤:微小,细微。
  • 天容:天空的景象。
  • 亏半壁:指天空的一部分被遮蔽。
  • 水气:水面上蒸发的水汽。
  • 消馀炎:消除了剩余的炎热。
  • 披襟:敞开衣襟,形容心情舒畅。
  • 云将御:云朵似乎在驾驭着风。
  • 理楫:整理船桨,准备划船。
  • 羚羊尖:比喻山峰尖锐如羚羊角。
  • 鏖空:在空中激战。
  • 白战:无血的战斗,比喻激烈的竞争或斗争。
  • 九十日:泛指长时间。
  • 吸月餐风:形容生活清苦,只依靠月光和风来维持。
  • 损廉:损失廉洁,这里指生活过于简朴,甚至有些自苦。

翻译

天空青蓝,地面洁白,湖水清澈略带粘稠,天空中云彩的浓淡变化分界细微。不确定天空是否被遮蔽了一半,但一定怀疑水面上的水汽已经消除了剩余的炎热。敞开衣襟,心情舒畅,仿佛云朵在驾驭着风,整理船桨,准备划船,山峰尖锐如羚羊角。在空中激战了九十天,生活清苦,只依靠月光和风来维持,这样的生活甚至有些自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秋天的景色,通过对天空、地面、湖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深远。诗中“青幕白地”与“清涎黏”等词句,形象地勾勒出了湖光山色的美。后半部分通过“鏖空白战九十日,吸月餐风亦损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