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一刘护军基秋兴

章台垂柳叶凋秋,孤怨孤栖荡妇楼。 六朝香粉丁都护,万里戎韬霍小侯。 明月机中双纽缕,黄云城上千金钩。 此生不拟长相忆,犹梦落花逐上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章台:古代长安的一条繁华街道,常用来代指京城。
  • 垂柳:柳树的一种,因其枝条下垂而得名。
  • 凋秋:秋天树叶凋零。
  • 荡妇:古代指行为放荡的女子。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今南京)。
  • 香粉: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粉末。
  • 丁都护: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戎韬:军事策略。
  • 霍小侯:人名,可能是指霍去病的后代,因霍去病封侯,其后代常被称为小侯。
  • 双纽缕:一种双股编织的丝线。
  • 黄云城:形容城墙高耸,云雾缭绕。
  • 千金钩:价值昂贵的钩子,这里可能指城墙上的装饰物。
  • 落花:飘落的花瓣,常用来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翻译

章台的垂柳在秋风中叶落凋零,独自怨恨地栖息在荡妇的楼上。六朝的香粉与丁都护的传说,万里的军事策略与霍小侯的故事。明月下,机中编织着双股丝线,黄云缭绕的城墙上挂着昂贵的金钩。这一生不打算长久地回忆,却仍在梦中追逐着落花随水流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萧瑟的景象,通过章台垂柳、荡妇楼等意象,传达出孤寂与哀怨的情感。诗中融入了六朝的历史与军事的策略,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明月、双纽缕、黄云城、千金钩等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精致把握。结尾的“不拟长相忆”与“犹梦落花”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