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新霁访施子羽洞虚道院

· 王问
迢递思吾子,春晴坐绛纱。 回风凄径竹,积雨滞林花。 落日过仙院,吹笙隔紫霞。 相逢不尽意,一倍惜年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递(tiáo dì):遥远的样子。
  • 思吾子:思念我的朋友。
  • 坐绛纱:坐在红色的纱帐中。
  • 回风:回旋的风。
  • 凄径竹:使小径旁的竹子显得凄凉。
  • 积雨:长时间的雨。
  • 滞林花:使林中的花儿滞留。
  • 过仙院:访问道观。
  • 吹笙:吹奏笙这种乐器。
  • 隔紫霞:隔着紫色的云霞,形容道观的幽远神秘。
  • 不尽意:不尽兴,不尽情。
  • 一倍惜年华:更加珍惜时光。

翻译

我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在春日的晴朗中坐在红色的纱帐里。回旋的风使小径旁的竹子显得凄凉,长时间的雨水让林中的花儿滞留。夕阳下,我访问了道观,吹奏笙乐,隔着紫色的云霞。相逢时虽不尽兴,却更加珍惜这流逝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雨后初晴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回风凄径竹,积雨滞林花”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雨后的凄凉与静谧。后两句“落日过仙院,吹笙隔紫霞”则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道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王问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改南职方,历车驾郎中、广东按察佥事。父死,不复仕,隐居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或点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以学行称,门人私谥文静先生。 ► 93篇诗文

王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