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都护入蜀

瞿塘峡口水初生,都护楼船入蜀行。 地到益州皆沃野,营开賨叟尽雄兵。 干云鸟道三千里,挂树猿啼一两声。 欲卜封侯何日事,成都市上问君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之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境内。
  • 都护:古代官名,此处指蒋都护。
  • 楼船:古代大型战船。
  • 益州:古地名,今四川省一带。
  • 沃野:肥沃的田野。
  • 賨叟: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之一,此处指当地士兵。
  • 干云:冲入云霄。
  • 鸟道:险峻的山路,只有鸟能飞过。
  • 挂树猿啼:形容山高林密,猿猴挂在树上啼叫。
  • 卜封侯:预测将来能否封侯。
  • 君平:汉代著名卜者,此处泛指卜者。

翻译

瞿塘峡口江水初涨,都护乘坐的战船正驶向蜀地。 益州之地尽是肥沃的田野,新设的军营中,賨叟士兵个个英勇。 山高路险,仿佛冲入云霄,长达三千里,猿猴在树上啼叫,声音回荡。 不知何时能封侯,或许该去成都的市场上,问问那里的卜者君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蒋都护入蜀的壮阔景象,通过“瞿塘峡口”、“楼船”、“沃野”、“雄兵”等意象,展现了蜀地的地理特点和军队的威武。后两句以“鸟道”、“猿啼”形容山路的险峻和自然的幽深,末句则以问卜封侯之事,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蒋都护入蜀的祝愿和对未来的憧憬。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进(一作江阴)人,移居苏州,字伯谷,号玉遮山人。十岁能诗,既长,名满吴会。吴门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稚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闽粤人过苏州者,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万历中征修国史,未上而史局罢。曾编散曲为《吴骚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吴郡丹青志》、《奕史》《吴社编》及《尊生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