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望章载谋二首

干戈方万里,摇落又三秋。 霜鬓久无据,云踪幸缓愁。 周秦焚后字,荆楚赋中楼。 郑重清波意,君无忘野谋。
拼音

所属合集

#中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干戈:指战争。
  • 摇落:指草木凋零,这里比喻时光流逝。
  • 霜鬓:指白发,比喻年老。
  • 无据:没有依靠。
  • 云踪:比喻行踪不定。
  • 周秦焚后字:指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书籍文字遭到破坏。
  • 荆楚赋中楼:荆楚之地,指楚国,赋中楼可能指楚辞中的楼台,这里泛指文学作品中的景象。
  • 郑重:认真,严肃。
  • 清波:清澈的水流,这里比喻清白的生活态度。
  • 野谋:指在野外的谋略,或指隐居的生活规划。

翻译

战争遍布万里,草木凋零又到了深秋。 白发苍苍,生活没有依靠,幸好行踪不定,暂缓了忧愁。 周秦时期焚烧书籍后,文字的传承受到破坏,荆楚之地在文学作品中的楼台景象。 我认真地对待清澈水流般的生活态度,希望你不要忘记在野外的谋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与时光流逝带来的沧桑感,以及对文化传承和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诗中“干戈方万里,摇落又三秋”以战争和秋天的凋零象征时代的动荡和人生的无常。后句通过对“霜鬓”和“云踪”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年老无依和行踪不定的感慨。诗的最后,通过对“清波意”和“野谋”的强调,诗人表达了对清白生活和隐居规划的重视,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期望和嘱托。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