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管生永叙

落叶风喧夕,啼鸦柏冷霜。 如何悼亡客,还有丧予伤。 岳径云藏雪,洋泉月引凉。 培兰将九畹,鍊镜巳三商。 带草先摧绿,传灯独秉光。 思深千里驾,望属百身良。 煜煜芝房折,悠悠蒿里长。 紫囊悲太傅,缃帙冷中郎。 春谷江流远,南云塞路荒。 人情谁剑挂,天道岂弓张。 交绝怜东里,狂歌问子桑。 贡生空委佩,鲍叔未分粻。 笛咽山阳馆,琴残子敬床。 宁知哀九辩,不及待沈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悼亡客:指哀悼已故亲友的人。
  • 丧予伤:指因失去亲友而感到的悲伤。
  • 岳径:山间小路。
  • 洋泉:指远处的水源。
  • 培兰:培育兰花,比喻培养人才。
  • 九畹:古代面积单位,一畹等于三十亩,九畹形容面积广大。
  • 鍊镜:炼制镜子,比喻修身养性。
  • 三商:古代计时法,指夜晚的三个时辰。
  • 带草:指草木枯萎。
  • 传灯:佛教用语,比喻传授佛法或知识。
  • 百身良:指众多优秀的人才。
  • 芝房: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 蒿里:指墓地。
  • 紫囊:指装有珍贵物品的袋子。
  • 缃帙:浅黄色的书套,代指书籍。
  • 中郎:古代官职名。
  • 春谷:春天的山谷。
  • 南云:指南方的云,比喻远方。
  • 剑挂:指英雄壮志未酬而死。
  • 弓张:比喻天道无常,人生多变。
  • 东里:地名,也指邻居。
  • 子桑:人名,古代贤士。
  • 贡生:指被推荐入国子监学习的生员。
  • 鲍叔:人名,古代贤士。
  • 山阳馆:指山阳的客舍。
  • 子敬床:指子敬的床,子敬为人名。
  • 九辩:古代楚辞中的一篇,表达哀思。
  • 沈湘:指沈约和湘水,沈约为南朝文学家,湘水为湖南的一条河流。

翻译

风中落叶喧闹着夕阳,啼叫的乌鸦在霜冷的柏树上。 为何哀悼亡者的人,还会有失去亲友的悲伤。 山间小路云雾藏着雪,远处水源月光带来凉意。 培育兰花将遍及广阔之地,炼制镜子已过夜半。 草木先枯萎,传递佛法或知识独自发光。 深思千里驾车,期望聚集众多优秀人才。 仙人居住的地方光芒闪烁,墓地却长久荒芜。 悲叹太傅的紫囊,中郎的书籍冷清。 春天的山谷江流遥远,南方的云塞路荒凉。 人情如剑挂,天道岂如弓张。 绝交后怜悯东里的邻居,狂歌问子桑。 贡生空留佩饰,鲍叔未分食物。 笛声在山阳的客舍中呜咽,琴声在子敬的床上消失。 宁知哀思九辩,不及等待沈约和湘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的交织,表达了深沉的哀思与对逝去亲友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落叶风喧夕”、“啼鸦柏冷霜”,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通过对“培兰”、“鍊镜”等比喻,诗人表达了对人才培养和自我修养的重视。结尾处的“宁知哀九辩,不及待沈湘”则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哲理思考。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