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

傀儡居然牵得动,千波万折亦何凭。 骈枝偶举庞公女,折臂新摧二祖肱。 浊水月昏菱刺手,寒灰春湿菌成蒸。 何时期满桐棺假,还汝晶瓶一片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傀儡(kuǐ lěi):木偶戏中的木头人,比喻受人操纵的人或组织。
  • 骈枝(pián zhī):原指并生的枝条,这里比喻多余的事物或不必要的行为。
  • 庞公女:指庞德公的女儿,庞德公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隐士,其女因家贫而嫁给了贫穷的士人。
  • 二祖肱(gōng):指二祖的胳膊,二祖即指佛教禅宗的第二代祖师慧可,他曾断臂求法。
  • 菱刺手:指采摘菱角时被菱角刺伤的手。
  • 菌成蒸:指春天潮湿时,菌类植物生长茂盛,形成蒸腾的现象。
  • 桐棺:用桐木制作的棺材,这里指死亡。
  • 晶瓶:晶莹剔透的瓶子,比喻清澈纯净。

翻译

木偶竟然能被牵动,千波万折又有什么凭据。 多余的行为偶尔举起庞公的女儿,折臂的新伤摧残了二祖的胳膊。 浑浊的水中月亮昏暗,采摘菱角时手被刺伤; 春天的寒灰湿润,菌类植物茂盛生长。 何时才能等到死亡的桐棺,还给你那晶莹瓶中的一片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傀儡、骈枝、庞公女、二祖肱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虚幻的感慨。诗中“傀儡居然牵得动”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木偶戏中的场景,又隐喻了人在世间的无奈和被动。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常和虚幻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