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渔图
耕渔居人人不识,耕渔空留图画迹。一失人间今几年,孝孙获之如获璧。
嗟哉孝孙能孝思,见图若见祖容仪。一日手持耕渔卷,过我试作耕渔诗。
我抚画图重叹息,斯人岂是烟霞癖。一竿烟雨一犁春,绿水青山聊自适。
有时踏浪弄月明,波翻浪涌鱼龙惊。有时荷杖冲云雾,陇头秋霁黄云平。
云黄酒熟鲈鱼起,烂醉浩歌拍手喜。人生志趣贵所安,鹿梦输嬴何足齿。
君不见伐檀人,坎坎用力河之津。河水清涟河路杳,终焉饥饿宁甘心。
又不见渭川叟,头白犹持竿在手。不是非罴入梦奇,终了渔翁归腐朽。
所以古人重其食,非劳心兮则劳力。下有巢由上有尧,泽天分定各安职。
或从雷泽咏沧浪,穷年兀兀无安康。或依莘亩作安堵,日耕夜读忘炎凉。
南山白石旦复旦,南阳草舍拥膝叹。乃知坐食非良谋,贤达从来勤苦惯。
岂若后世务安閒,作者日寡用者繁。子孙反笑古无见,宁思稼穑之艰难。
嗟嗟耕渔不可忘,华君孝思其贤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璧 (bì):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孔。
- 孝孙:指尊敬和怀念祖先的子孙。
- 烟霞癖 (yān xiá pǐ):指对山水风景的特别喜爱,常用来形容隐士或文人。
- 犁春 (lí chūn):指春天耕作。
- 霁 (jì):雨后或雪后天气转晴。
- 黄云:指成熟的庄稼,因其颜色似黄云。
- 鲈鱼 (lú yú):一种常见的食用鱼。
- 鹿梦:出自《左传》,比喻虚幻或不切实际的梦想。
- 伐檀 (fá tán):《诗经》中的一篇,描述了伐木工人的辛苦。
- 渭川叟 (wèi chuān sǒu):指姜太公,传说他在渭水边钓鱼,等待贤君。
- 非罴 (fēi pí):指不平凡的熊,这里指姜太公的非凡之处。
- 巢由:指古代隐士巢父和由余。
- 雷泽:古代地名,传说中舜耕作的地方。
- 莘亩 (shēn mǔ):指田地。
- 安堵 (ān dǔ):安定,安居。
- 南阳草舍:指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 坐食:指不劳而获。
- 稼穑 (jià sè):耕种和收割,泛指农业劳动。
翻译
耕渔图,人们不认识,耕渔的景象只留在图画中。自从人间失去这景象至今已多年,孝孙发现这幅图如同获得宝玉。 唉,孝孙能怀有孝思,看到图画就像见到祖先的容貌和仪态。一天他手持耕渔图卷,来找我尝试作一首关于耕渔的诗。 我抚摸着画图,深深叹息,这位斯人岂是对山水有特别的爱好。他一竿烟雨,一犁春耕,在绿水青山中自在生活。 有时他踏浪赏月,波涛汹涌,鱼龙惊动。有时他荷杖穿越云雾,田野秋晴,黄云般的庄稼平铺。 黄云下,酒熟鲈鱼起,他烂醉如泥,拍手欢喜歌唱。人生志趣贵在安适,虚幻的梦想何足挂齿。 你看那伐檀人,坎坎用力在河边。河水清澈,河路遥远,他宁愿饥饿也不放弃。 再看那渭川老叟,白发依旧持竿在手。若不是非凡的熊入梦,他终将归于平凡。 所以古人重视食物的来源,不是劳心就是劳力。下有隐士,上有尧帝,各自安于天命。 或在雷泽咏唱,终年辛劳无安康。或在莘亩安家,日耕夜读,忘却炎凉。 南山白石,日复一日,南阳草舍,拥膝叹息。坐食非良策,贤达从来勤苦惯。 岂若后世追求安逸,劳作者少,享用者多。子孙反而嘲笑古人无知,却忘了耕种的艰辛。 唉,耕渔不可忘,华君孝思,其贤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耕渔图”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劳动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孝孙”对祖先的怀念和对耕渔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继承。通过对比伐檀人和渭川叟的生活,诗人强调了勤劳和自给自足的重要性,批判了后世追求安逸、忽视劳动的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劳动精神的推崇。
王缜
明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 420篇诗文
王缜的其他作品
- 《 直沽道中读张翠屏舟中纵笔适有所感次韵柬内翰石溪梁先生 》 —— [ 明 ] 王缜
- 《 题丰城刘静庵卷 》 —— [ 明 ] 王缜
- 《 次韵酬顾惟庸闻杨铭甫抗疏 》 —— [ 明 ] 王缜
- 《 七月三日大风如雷拔木飘瓦势甚可畏适太常杨邃庵诗来倚韵答之二首 》 —— [ 明 ] 王缜
- 《 题刘时让知县一清泉卷二章 》 —— [ 明 ] 王缜
- 《 送王朝言少参之江西次工科林粹夫韵 》 —— [ 明 ] 王缜
- 《 至滇南次答陆进士震韵 》 —— [ 明 ] 王缜
- 《 复用前韵答何子完孝子 》 —— [ 明 ] 王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