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侍讲题新建秘阁韵

· 王绂
帝城东望势岧峣,阿阁新成逼九霄。 玉署近临青琐闼,粉垣新映赤阑桥。 夜窗灯火明莲炬,春暖笙歌识凤韶。 谁似相如才独赡,赋成犹觉气飘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城:指京城。
  • 岧峣(tiáo yáo):形容山势高峻。
  • 阿阁:指宫殿。
  • 玉署:指翰林院,古代文学侍从官的办公地点。
  • 青琐闼(qīng suǒ tà):指宫门上的青色花纹,代指宫门。
  • 粉垣:粉刷过的墙壁。
  • 赤阑桥:红色的栏杆桥。
  • 莲炬:莲花形的灯。
  • 凤韶:指美妙的音乐。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
  • :丰富,充足。

翻译

东望京城,山势高峻,新建的宫殿高耸入云,直逼九霄。 翰林院近在咫尺,青色的宫门紧邻,粉刷的墙壁映衬着红色的栏杆桥。 夜晚的窗中灯火通明,莲花形的灯光明亮,春日温暖,笙歌中传来美妙的音乐。 谁能像司马相如那样才华横溢,赋成之后,仍感觉气势飘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京城东望的壮丽景象,以及新建秘阁的雄伟气势。诗中通过“帝城”、“阿阁”、“玉署”等词汇,展现了皇家建筑的庄严与辉煌。同时,通过对夜晚灯火和春日笙歌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文化繁荣和艺术享受的氛围。结尾以司马相如的才华作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才华的赞美和向往。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