鹡鸰野棘

· 王恭
野棘荒原日又残,萧条孤影夜栖寒。 如今已遂连枝好,又恐分飞在急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鹡鸰(jí líng):一种鸟,常用来比喻兄弟。
  • 野棘:野外的荆棘。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
  • 孤影:孤独的身影。
  • 连枝:比喻兄弟。
  • 分飞:分离,分别。
  • 急难:紧急的困难或危险。

翻译

野外的荆棘丛中,太阳又渐渐西沉,留下一片残阳。孤独的身影在寒冷的夜晚栖息。如今我们兄弟情深,如同连理枝一般美好,却又担心在紧急困难时不得不分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野棘荒原的凄凉景象和孤独的身影,表达了作者对兄弟情深的珍视与对未来可能分离的忧虑。诗中“连枝好”与“分飞在急难”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不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王恭对兄弟情谊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