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剑台望京华作

· 王绂
一上高台首重回,五云何处是蓬莱。 帆随雁影天边去,人共春光日下来。 淮甸烟销平似掌,河流冰泮碧于苔。 翠华行幸应非远,佳气氤氲绕上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剑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作者登高望远之地。
  • 五云:五彩祥云,古代常用来象征帝王之气。
  •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常用来比喻遥不可及的理想之地。
  • 淮甸:指淮河流域的平原地带。
  • 冰泮:冰开始融化。
  • 翠华:指皇帝的车驾,因车盖上常饰以翠羽。
  • 氤氲:形容烟或云气浓郁缭绕的样子。

翻译

我登上高台,回首望去,五彩祥云升起的地方,哪里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境呢? 船帆随着雁影向天边驶去,人们和春光一起从日边降临。 淮河平原上的烟雾已经消散,平坦如掌,河流的冰开始融化,碧绿如苔。 皇帝的车驾应该不久就会到来,美好的气象缭绕着高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诗中“帆随雁影天边去”一句,以雁影和帆船为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远行的场景,富有画面感。后两句则通过对淮甸和河流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结尾处提到“翠华行幸应非远”,暗示了对皇帝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未来的美好愿望。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