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孝怡偲堂

· 王恭
伯仲我同气,结交我同门。 恳恳互规谏,夸毗奚足云。 常怀连枝爱,岂必篪与埙。 所亲谅已笃,疏者情亦敦。 若人尚古道,堂构依山樊。 庭閒水木秀,清晖蔼前轩。 谷鸟时一鸣,深池芳草繁。 伊彼伐木咏,感兹棠棣篇。 于焉见高义,薄俗难具论。 怀哉鲁中叟,千载垂嘉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伯仲:兄弟。
  • 同气:有血统关系的亲属,指兄弟姊妹。
  • 结交:交朋友。
  • 规谏:以正言相劝诫。
  • 夸毗:谄媚,卑屈。
  • 连枝:比喻兄弟。
  • 篪与埙:两种古代乐器,常用来比喻兄弟和睦。
  • 所亲:亲近的人。
  • 堂构:指家族的基业或构造。
  • 山樊:山脚下的篱笆。
  • 庭閒:庭院空闲。
  • 清晖:清亮的光辉。
  • 棠棣: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兄弟情谊。
  • 鲁中叟:指孔子,因孔子是鲁国人。

翻译

我和我的兄弟们有着相同的血脉,我们一同在师门下学习。我们真诚地相互规劝,那些谄媚的行为不值一提。我们常常怀有对兄弟的爱,何必非要像篪与埙那样和谐呢?我们亲近的人已经很深厚,即使是疏远的人,情感也是敦厚的。像这位朋友还保持着古人的风范,他的家族基业依傍在山脚下的篱笆旁。庭院空闲,水木葱茏,清亮的光辉洒满了前轩。山谷中的鸟儿不时鸣叫,深池边的芳草茂盛。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伐木的歌声和棠棣的篇章。在这里,我看到了高尚的义气,那些浅薄的世俗难以一一讨论。怀念那位鲁国的智者,他的话语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美好的教诲。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和对古人风范的向往。诗中,诗人通过对比兄弟间的真诚与世俗的浅薄,强调了家族和友情的重要性。诗人赞美了朋友的家族基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表达了对古人高尚品德的敬仰。最后,诗人怀念孔子,认为他的教诲是千百年来流传的美好言论,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尊重。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