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上翁

· 王恭
时既和,年既丰,乐莫乐如牛上翁。短衣半湿杨柳露,长笛吹老棠梨风。 君不见苦竹岗头淇塾水,鹧鸪相呼作人语。马上郎官攒两眉,海北天南路何许。 翁家有粟牛有莎,世人造物如翁何。牛饱归来浩浩歌,江上儿孙雨一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ā):草地。
  • (cuán):皱起。
  • 浩浩歌:大声歌唱。
  • (suō):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翻译

时光和煦,年成丰收,没有什么比得上牛背上的老翁更快乐。他穿着短衣,半湿着杨柳上的露水,吹着长笛,笛声在老棠梨树间随风飘扬。 你没看见苦竹岗头的淇塾水吗?鹧鸪鸟互相呼唤,仿佛在说着人的语言。马上的郎官皱着眉头,他在海北天南的路上,目的地又在何方? 老翁家里有粮食,牛儿有草地,世界上的造物主对老翁又如何呢?牛吃饱了回来,老翁大声歌唱,江边他的儿孙们穿着蓑衣在雨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田园生活的场景,通过对比牛背上的老翁与马上郎官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漠。诗中“短衣半湿杨柳露,长笛吹老棠梨风”等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和谐自然的田园画卷,而“翁家有粟牛有莎”则展现了老翁生活的富足与满足。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满足。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