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篇赠伍侍御
在昔唐虞称盛德,一心危微慎精一。
予违汝弼臣且都,淫乐逸游君弗咈。
夏禹孜孜施鼓鼗,殷汤从谏亦如尧。
武王下车勤访道,皇皇召公忧旅獒。
猗与成康号至治,六典敷陈百官备。
瞽矇献诵工进规,左史书言右书事。
自从监谤降秦威,汉帝庶几除族诽。
那知言路归台谏,非位不言言者稀。
爰使后王多失德,轮台虽悔夫何益。
城狐社鼠世复纷,仗马一鸣恒见斥。
轫首乘舆能几人,寥寥青史说埋轮。
皂雕独鹘亦何有,补阙拾遗犹仅闻。
伍君才隽名江右,早入乌台纡豸绣。
巡行两广志澄清,察察籍书为所后。
风采如兹今古难,未几入奏侍天颜。
六飞在道豺狼满,危言伫看回丘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危微:微妙而难以捉摸。
- 精一:精纯专一。
- 予违汝弼:我有过失,你来辅正。
- 淫乐逸游:过度放纵的娱乐和游荡。
- 咈:违背。
- 孜孜:勤奋不懈。
- 鼓鼗: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 皇皇:庄重、盛大的样子。
- 旅獒: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凶猛的敌人。
- 猗与:赞叹词,表示赞美。
- 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周朝的两位贤君。
- 六典:古代的六种法典。
- 敷陈:陈述,说明。
- 瞽矇:古代的盲人乐师。
- 献诵:献上诗歌或颂词。
- 工进规:工匠进献的规范。
- 监谤:监督指责。
- 秦威:秦朝的威力。
- 庶几:或许,也许。
- 族诽:家族中的诽谤。
- 台谏:古代的监察官。
- 非位不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言者稀:敢于直言的人很少。
- 轫首乘舆:指开始乘坐车辆,比喻开始行动。
- 寥寥:稀少。
- 埋轮:比喻隐退或不问世事。
- 皂雕独鹘:黑色的雕和孤独的鹘,比喻孤独的英雄。
- 补阙拾遗:补充缺失,拾取遗漏。
- 纡豸绣:指官员的服饰。
- 巡行:巡视,巡查。
- 察察:明察,仔细观察。
- 籍书:记录在册。
- 风采:风度和神采。
- 六飞:指皇帝的六匹马。
- 豺狼满:比喻恶人横行。
- 危言:直言不讳。
- 伫看:期待看到。
- 回丘山:比喻恢复正道。
翻译
在古代,唐虞时代被称为盛德之世,人们以微妙而难以捉摸的心态,精纯专一地追求道德。君主有过失,臣子会辅正,过度放纵的娱乐和游荡,君主不会违背正道。夏禹勤奋不懈,殷汤像尧一样善于纳谏,武王刚即位就勤于访道,庄重的召公担忧凶猛的敌人。
多么美好的成康时代,号称至治,六种法典被陈述,百官齐备。盲人乐师献上诗歌,工匠进献规范,左史记录言论,右史记录事件。自从监督指责被秦朝的威力所取代,汉帝或许消除了家族中的诽谤。哪知道言路归于监察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敢于直言的人很少。
于是后来的君王多有失德,即使后悔也于事无补。城狐社鼠世代纷争,仗马一鸣常被斥责。开始行动的人能有几个,寥寥无几的青史上说他们隐退。黑色的雕和孤独的鹘又有什么用,补充缺失,拾取遗漏也只是听说而已。
伍君才华出众,名扬江右,早年在乌台穿着官员的服饰。巡视两广,志在澄清,明察秋毫,记录在册。如今风采如此难得,不久将入朝侍奉天颜。六匹马在路上,恶人横行,期待看到直言不讳,恢复正道。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古代贤君的盛德和臣子的忠诚,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政治状况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比喻,展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通过对伍君的赞美,寄托了对有德之士的期待和对正义的坚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
方献夫的其他作品
- 《 恭纪圣恩春日同游并颁赐殊品 》 —— [ 明 ] 方献夫
- 《 赋得照石赠李邦直之绩溪令 》 —— [ 明 ] 方献夫
- 《 赠周充之 其二 》 —— [ 明 ] 方献夫
- 《 梅花玉节为程代巡时言 》 —— [ 明 ] 方献夫
- 《 忆贵斋次丹山家兄韵 》 —— [ 明 ] 方献夫
- 《 恭和圣制夏日与辅臣同游其二 》 —— [ 明 ] 方献夫
- 《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八 》 —— [ 明 ] 方献夫
- 《 喜黄小江佥宪至同坐宝峰 》 —— [ 明 ] 方献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