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炎祚(yán zuò):指汉朝的国运。
- 忽云季:突然到了末期。
- 骋雄图:展开宏伟的计划。
-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 刘豫州:指刘备,因其曾任豫州牧。
- 三顾: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求他出山辅佐。
- 勤劬(qín qú):勤劳辛苦。
- 汉贼不两立:汉朝与贼人(指曹操)不能并存。
- 区区:微小,这里指微不足道的力量。
- 临崩寄大事:临终前托付重要事务。
- 忠愤常郁纡(yù yū):忠诚和愤怒常常郁结在心中。
- 鞠躬尽瘁:弯腰尽力,比喻竭尽全力。
翻译
汉朝的国运突然到了末期,诸侯们纷纷展开宏伟的计划。刘备忙碌不安,三次拜访诸葛亮,请求他出山辅佐,多么勤劳辛苦。汉朝与贼人不能并存,诸葛亮一心抱着微不足道的力量。临终前托付重要事务,他的忠诚和愤怒常常郁结在心中。他弯腰尽力,竭尽全力,真是一位贤德的丈夫。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诸葛亮的忠诚与奉献精神。通过描述刘备三顾茅庐的情景,突出了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和刘备的诚意。诗中“汉贼不两立,一心抱区区”表达了诸葛亮坚定的立场和微薄的力量,而“临崩寄大事,忠愤常郁纡”则揭示了他内心的忠诚与愤怒。最后,“鞠躬乃尽瘁,贤哉此丈夫”一句,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展现了他的伟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