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董景和家藏高待诏山水图

· 王恭
我昔杨舲过彭蠡,香炉瀑布空青里。 浔阳渡口买江鱼,落帆酌酒看潮起。 吴楚归来静掩门,旧游山水共谁论。 伸蒙岩头醉秋月,太常峰前闻夜猿。 林扉只爱长潇洒,那知忽尔天书下。 何日东还遂隐心,抱琴来访垂帷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杨舲:乘船。
  • 彭蠡:即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 香炉瀑布:指庐山香炉峰的瀑布。
  • 空青:形容山色青翠。
  • 浔阳渡口:浔阳江的渡口,浔阳江即长江流经浔阳(今九江市)的一段。
  • 江鱼:长江中的鱼。
  • 落帆:停船。
  • 酌酒:饮酒。
  • 潮起:潮水上涨。
  • 吴楚:古代吴国和楚国,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 伸蒙岩: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太常峰:山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林扉:林间的小门,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长潇洒:长久地自由自在。
  • 天书:指皇帝的诏书。
  • 东还:东归,指回到江南。
  • 隐心:隐居的心愿。
  • 抱琴:携带琴,指隐居时弹琴自娱。
  • 垂帷者:指隐居的人。

翻译

我曾乘船经过彭蠡湖,庐山香炉峰的瀑布在青翠的山色中流淌。 在浔阳渡口买了江鱼,停船饮酒,看着潮水上涨。 从吴楚之地归来后,我静静地关上门,那些旧游的山水与谁共论? 在伸蒙岩头醉赏秋月,太常峰前听夜猿的啼声。 我只想在林间小门里长久地自由自在,哪知忽然间皇帝的诏书下达。 何时才能东归,实现隐居的心愿,带着琴来拜访那些隐居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过往游历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回忆彭蠡湖、香炉瀑布、浔阳渡口等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