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歌谣

· 王恭
君不见贫士裁衣白苧鲜,暂著翻成惜于锦。相逢正乏杖头钱,脱买黄垆对君饮。 胡椒千斛金百斤,谁能长醉瓮头春。但看越人城南松柏里,古坟芜没今坟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苧:白色的细麻布。
  • 翻成:反而变得。
  • :缺乏。
  • 杖头钱:指买酒的钱。
  • 黄垆:黄土,指酒。
  • 胡椒千斛:形容财富极多。
  • (hú):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瓮头春:指酒。
  • 越人:指古代越国的人。
  • 城南松柏里:指墓地。
  • 芜没:荒芜埋没。

翻译

你没看见那贫穷的士人用白苧布裁制的衣服虽简朴却珍惜如锦缎,暂时穿着却反而比锦衣更珍惜。现在我们相逢时正缺乏买酒的钱,我愿意脱下这衣服去换取黄土酿的酒与你共饮。

尽管有千斛的胡椒和百斤的黄金,谁能长久地沉醉在瓮头的春酒中呢?只要看看越国城南那松柏掩映的墓地,古坟已经荒芜埋没,而新的坟墓又不断出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贫士的简朴生活与富人的奢华,表达了作者对物质财富的淡漠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贫士裁衣白苧鲜”与“胡椒千斛金百斤”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贫士对简朴生活的珍惜和对物质的超然态度。后两句通过描绘墓地的变迁,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进一步强调了珍惜当下、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