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鳌峰十二明

· 王恭
伤心叹逝恨千重,云想秋衣月想容。 青草泉门今独闭,绿樽池馆几时逢。 棋山访寺馀残雪,花屿寻春有旧踪。 何处临风堪洒泪,沙头南望见鳌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哀悼。
  • 鳌峰:山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位与鳌峰有关的人物。
  • 云想秋衣月想容:想象中的云彩如同秋天的衣裳,月亮如同思念中的容颜。
  • 青草泉门今独闭:青草丛生的泉水之门如今独自关闭,暗指墓地。
  • 绿樽池馆几时逢:绿色的酒杯和池边的馆舍何时能再相逢,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 棋山访寺馀残雪:访问棋山上的寺庙,那里还残留着雪迹。
  • 花屿寻春有旧踪:在花岛上寻找春天的痕迹,那里还留有过去的踪迹。
  • 临风:迎风。
  • 洒泪:流泪。

翻译

哀悼之情深重,心中充满了遗憾,我思念着那云彩般的秋衣和月光般的容颜。 青草覆盖的泉水之门如今紧闭,不知何时能再与你在绿樽池馆相逢。 棋山上的寺庙还残留着雪迹,花岛上的春天还留有过去的踪迹。 何处迎风能让我尽情流泪,我南望沙头,只见鳌峰巍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哀悼和无尽怀念。诗中,“云想秋衣月想容”一句,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思念之情寄托于云月之间,形象生动。后文通过对青草泉门、绿樽池馆等具体场景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哀思之情。结尾处“何处临风堪洒泪,沙头南望见鳌峰”,则以景结情,将悲伤的情感推向高潮,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缅怀。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