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华樗林见寄韵

· 王绂
可笑先生七十馀,年时宿习未能除。 閒身寂寞难忘酒,老眼昏花不废书。 半榻秋声吟细细,一樽灯影鬓疏疏。 几番欲得相寻去,尚恐嫌人识隐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回应,酬答。
  • 华樗林:人名,诗人的朋友。
  • 见寄韵:指朋友寄来的诗,诗人以此诗作为回应。
  • 宿习:长期形成的习惯。
  • 閒身:闲散的身体,指无官职或无事可做。
  • 昏花:视力模糊。
  • 细细:形容声音细微。
  • :古代盛酒的器具。
  • 鬓疏疏:形容头发稀疏。
  • 隐居:隐退居住,不问世事。

翻译

可笑我这七十多岁的老先生,年岁虽高,但长久以来的习惯仍未改掉。 闲暇之余,寂寞难耐,总难忘怀饮酒的乐趣;虽然老眼昏花,却依然不放弃读书。 秋风中细细吟咏,灯下独酌,鬓发稀疏。 多次想要去寻访你,却又担心被人识破我的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是王绂对朋友华樗林寄来诗作的回应。诗中,王绂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旧习的坚持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閒身寂寞难忘酒,老眼昏花不废书”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其对知识的追求。末句“几番欲得相寻去,尚恐嫌人识隐居”则透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对外界干扰的顾虑,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