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士还山中

· 王恭
仙台飞鸟外,灌木隐琳宫。 归路多瑶草,还山尽锦峰。 浴舟临野水,飞佩入寒松。 愧我红尘里,空怜绝世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仙台:指道士修炼或居住的高台。
  •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 琳宫:指道观,道教的庙宇。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服用可以长生不老。
  • 锦峰:形容山峰美丽如锦绣。
  • 浴舟:在舟中沐浴,这里指泛舟。
  • 飞佩:佩带在身上的玉佩,行走时发出声响。
  • 红尘:尘世,人间繁华的生活。
  • 绝世踪:超脱尘世的踪迹。

翻译

在飞鸟翱翔的高台之外,灌木丛生,隐约可见道观的身影。 归途中,你将遇到瑶草丛生,回到山中,满眼尽是如锦绣般的山峰。 你在野水中泛舟沐浴,身佩玉饰,步入寒松林中。 我在这红尘俗世中,空自怜惜你那超脱尘世的踪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道士归山的情景,通过“仙台”、“瑶草”、“锦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诗中“浴舟临野水,飞佩入寒松”一句,生动地表现了道士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结尾的“愧我红尘里,空怜绝世踪”则表达了诗人对道士超脱生活的羡慕与自愧不如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反思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