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规

· 王恭
枝上声声怨落晖,居人闻此也沾衣。 啼时莫近湘山路,更有长沙客未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规:即杜鹃鸟,因其啼声悲切,常被用来象征哀怨或思乡之情。
  • 落晖:夕阳的余晖,常用来象征日暮或时光的流逝。
  • 居人:居住在此地的人。
  • 沾衣:泪水沾湿了衣襟,形容极度悲伤。
  • 湘山:指湘江流域的山,这里泛指湖南一带。
  • 长沙:湖南省的省会,这里代表远离家乡的地方。
  • 客未归:指在外地的人还没有回来。

翻译

枝头上的子规声声哀怨,似乎在抱怨着夕阳的余晖,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听到这啼声,也不禁泪湿了衣襟。啼叫时请不要靠近湘山的路,因为还有许多长沙的游子尚未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子规的啼声,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离别的哀愁。诗中“枝上声声怨落晖”描绘了子规在夕阳下悲切的啼叫,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后两句则通过“啼时莫近湘山路”和“更有长沙客未归”的对比,强调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未归之人的深切挂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