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曾伯刚赵景哲

· 王恭
鸿雁南飞不寄声,暮云春树远含情。 白湖高馆何年别,青浦孤帆几日行。 香界竹深僧共隐,市楼花满酒同倾。 谁怜白发沧江上,閒倚东风听晚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雁:古代常用来比喻传递书信的使者。
  • 香界:指佛寺。
  • 白头:指年老。
  • 沧江:泛指江河。

翻译

鸿雁南飞,未传来你的音讯,傍晚的云彩和春天的树木,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感。 在白湖的高大馆舍,我们何时分别?青浦的孤舟,你又行了几日? 佛寺中竹林深处,我与僧人共同隐居;市楼上花儿盛开,我们一同畅饮美酒。 有谁怜悯我这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江河之上,悠闲地倚着东风,聆听晚莺的歌唱。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鸿雁南飞不寄声”一句,既描绘了季节的变迁,又暗含了音讯断绝的遗憾。后文通过对高馆、孤帆、香界、市楼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结尾的“谁怜白发沧江上”,则流露出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