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方山先辈

· 王恭
清朝遗老旧参军,几处移家远世纷。 白马公孙何事业,青袍书记向来闻。 西风野水山阳笛,秋草黄花郭外坟。 零落异乡空有泪,凭谁书记岊江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朝遗老:指明朝灭亡后,仍然怀念明朝的老人。
  • 旧参军:指曾经担任过参军职务的人。
  • 移家:搬迁家宅。
  • 远世纷:远离世俗的纷扰。
  • 白马公孙:指汉代公孙述,他曾自称“白帝”,这里泛指有志之士。
  • 青袍书记:指穿着青袍的书记官,这里指作者自己。
  • 山阳笛:指山阳地区的笛声,常用来象征哀思。
  • 郭外坟:城郭外的坟墓,指陈方山的墓地。
  • 岊江:指岊山下的江水,这里泛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翻译

在明朝遗留下来的老参军,几次搬迁家宅,远离了世俗的纷扰。 白马公孙那样的事业,我这穿青袍的书记官向来有所耳闻。 西风中的野水和山阳的笛声,秋草黄花覆盖着城郭外的坟墓。 在异乡零落,空有泪水,谁能记下岊江上的云彩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明朝遗老陈方山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通过“清朝遗老”、“旧参军”等词语,勾勒出了陈方山的形象,而“移家远世纷”则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西风野水”、“秋草黄花”,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哀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