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闻笛

· 王恭
谁截湘南管,晴楼午夜吹。 数声孤月下,独客断肠时。 零落梅花片,萧条杨柳枝。 天明汉江上,何处觅桓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湘南:指湘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泛指湖南一带。
  • 晴楼:晴朗天气下的楼阁。
  • 午夜:半夜,通常指晚上十二点前后。
  • 独客:独自旅行的客人。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 零落:散落,凋零。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没有生气。
  • 汉江:中国中部的一条河流,流经湖北等地。
  • 桓伊:东晋时期的名士,以笛艺著称,这里指吹笛的人。

翻译

谁截取了湘南的竹管,在晴朗的楼阁午夜吹奏。 几声笛音在孤月下回荡,独行的旅人此时感到断肠。 梅花片片凋零,杨柳枝条显得凄凉。 天亮时在汉江上,何处能寻觅到那位吹笛的桓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夏夜孤独旅人的心境。诗中,“湘南管”与“晴楼午夜吹”共同营造出一种幽远而神秘的氛围,笛声在孤月下显得格外凄凉,触动了旅人的心弦,使其感到断肠。后两句通过对梅花和杨柳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凄凉的情感。结尾的“汉江上,何处觅桓伊”则表达了旅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法寻觅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