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云山小景

· 王恭
远树绿依依,澄江去棹微。 人烟连极浦,僧舍对残晖。 山迥云来白,林深客到稀。 红尘多少事,即此可忘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 澄江:清澈的江水。
  • (zhào):船桨,这里指划船。
  • 极浦:遥远的水边。
  • 残晖:夕阳的余晖。
  • (jiǒng):远。
  • 红尘:尘世,指人间繁华的生活。
  • 忘机:忘却计算或钻营,指心境宁静,无世俗之累。

翻译

远处的树木绿意盎然,随风轻摆,清澈的江水上,划船的人影显得微小。 人们的烟火气息与遥远的水边相连,僧人的住所对着夕阳的余晖。 山峦深远,白云自在飘荡,林木深处,客人稀少。 世间多少繁华纷扰,在这里都可以忘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山林小景,通过“远树”、“澄江”、“人烟”、“僧舍”等意象,展现了宁静而深远的自然风光。诗中“山迥云来白,林深客到稀”进一步以山高云白、林深客稀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尾联“红尘多少事,即此可忘机”更是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希望在此山水中忘却世俗纷扰,达到心境的平和与超脱。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