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古战场

茫茫凶荒,迥如天设。驻马四顾,气候迂结。秋空峥嵘,黄日将没。 多少行人,白日见物。莫道路高低,尽是战骨。莫见地赤碧,尽是征血。 昔人既能忠尽于力,身糜戈戟。脂其风,膏其域。今人何不绳其塍?植其食。 而使空旷年年,常贮愁烟。使我至此,不能无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贯休: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
  • 凶荒:灾荒,亦指灾荒之年。
  • 迥(jiǒng):远。
  • 迂结:迂回纠结。
  • 峥嵘:形容高峻突出。
  • 身糜(mí):身体粉碎。糜,碎烂。

翻译

广阔无垠的灾荒之地,遥远得如同天然形成。停下马来环顾四周,气候迂回纠结。秋天的天空高峻突出,黄色的太阳将要落下。有多少过往的行人,在白天里看到这些景象。别说道路有高有低,那全都是战死者的尸骨。别看到地面有红有碧,那全都是出征者的鲜血。从前的人既然能够竭尽忠诚和力量,身躯粉碎在戈戟之下。他们的血肉滋养了风俗,肥沃了土地。如今的人为什么不修整田埂?种植粮食。却让这空旷之地年年都长久地存储着愁苦的烟雾。使我到了这里,不能不有所感慨而发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战场的荒芜与凄惨景象。诗中通过对凶荒之地、落日、嶙峋秋空等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诗中强调了古战场上战骨遍地、鲜血染红土地的惨状,同时感叹从前的人为国捐躯,然而现在却任由土地荒芜。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批判和对和平以及对合理利用土地的渴望与呼吁。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触。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