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葛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广济驿:古代的驿站名,用于传递文书和接待官员。
- 轺: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
- 水碓:古代利用水力驱动的舂米工具。
- 矶头: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常用于系船。
- 缆:系船的绳索。
- 米船:运输稻米的船只。
- □子白:此处可能指的是某种货币或粮食的计量单位,原文中缺失具体内容。
- 腰间:此处指腰带,古代常将钱币系在腰间。
- 纳官钱:向官府缴纳的税钱。
翻译
去年我们共同庆祝丰收之年,水碓旁的岩石上系着满载稻米的船只。一斗粮食能换几文钱,腰间的钱是否足够缴纳官府的税款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农民在丰收年景下的生活状况。通过“水碓矶头缆米船”的景象,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但紧接着通过“一斗几文□子白,腰间能否纳官钱”的疑问,反映了农民在丰收后仍需面对的税收压力,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