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漫兴寄怀谢宗吉林元美

霜天飞雁渡平湖,山铺萧萧四望孤。 一曲自歌还自听,数杯谁酌与谁娱。 登高拟蜡游山屐,掩径空烧蓦地炉。 遥想岭头梅欲放,知君结伴有林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漫兴:即兴而作,没有事先的构思。
  • 寄怀:寄托情怀。
  • 谢宗吉林元美:人名,诗人的朋友。
  • 霜天:秋天或冬天的天空,因霜降而显得清冷。
  • 飞雁:迁徙的雁群。
  • 平湖:平静的湖面。
  • 萧萧: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
  • 四望孤:四处望去,感到孤独。
  • 一曲自歌还自听:自己唱一首歌,自己听。
  • 谁酌与谁娱:谁来斟酒,与谁共乐。
  • 登高拟蜡游山屐:打算穿上蜡制的登山鞋去爬山。
  • 掩径空烧蓦地炉:小径被掩埋,空地上突然点燃的火炉。
  • 遥想岭头梅欲放:遥想山岭上的梅花即将开放。
  • 知君结伴有林逋:知道你(谢宗吉)有林逋这样的朋友相伴。

翻译

秋天的天空下,雁群飞过平静的湖面,山中风吹落叶,四处望去,我感到孤独。我自唱自听,几杯酒,不知与谁共饮共乐。我打算穿上蜡制的登山鞋去爬山,小径被掩埋,空地上突然点燃了火炉。我遥想山岭上的梅花即将开放,知道你(谢宗吉)有林逋这样的朋友相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孤独感受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霜天飞雁”、“山铺萧萧”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诗人自歌自听,独自饮酒,表达出深深的孤寂。结尾处提到友人谢宗吉与林逋相伴,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