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霏霏:形容雨雪密布的样子。
- 兵戈:指战争或军队。
- 吴关:指吴地的关隘,这里泛指边关。
- 玉山:比喻高耸的山峰。
- 旌旗: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泛指一般的旗子。
- 银汉:银河的别称,这里指天空。
- 李愬:唐代名将,曾夜袭蔡州,大败叛军。
- 范睢:战国时期秦国名相,曾策划攻打韩国。
- 长缨:长绳,古时用以系冠,这里比喻系缚敌人的长绳。
- 倚剑:倚靠宝剑,形容战士的英姿。
翻译
雨雪纷纷,柳叶凋残,军队东下,守卫着吴地的边关。 高耸的山峰在黯淡的玉光中显得冷清,银河在天空中闪耀,草木显得寒冷。 想起李愬曾在这样的夜晚攻入蔡州,范睢当年也正是在攻打韩国。 深深的君恩何时才能报答,只能空自请求长缨,倚剑而立,凝视远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雪中的边关景象,通过“玉山影黯”和“银汉光摇”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壮阔的氛围。诗中借用李愬和范睢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结尾的“主恩深重何时报,空请长缨倚剑看”则抒发了诗人对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渴望。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
张嗣纲的其他作品
- 《 下第斗纸牌戏呈周五十九年丈 》 —— [ 明 ] 张嗣纲
- 《 题诸侄读书处 》 —— [ 明 ] 张嗣纲
- 《 喜韩孟郁著书七星岩二首 其二 》 —— [ 明 ] 张嗣纲
- 《 贺王明府政莅新安 》 —— [ 明 ] 张嗣纲
- 《 夏日同黄修和卢原甫集饮何季文别业观妓 》 —— [ 明 ] 张嗣纲
- 《 送雷动明之任广海 》 —— [ 明 ] 张嗣纲
- 《 端阳连日大雨时有谮予者上峰不察故作此诗 》 —— [ 明 ] 张嗣纲
- 《 端节三日偕向繁兄弟观竞渡 》 —— [ 明 ] 张嗣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