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工部林主事超之母夫人广东人

· 曹义
讣音万里到京华,粉署贤郎重叹嗟。 箧笋香残遗綵服,妆台尘掩暗菱花。 姆仪垂簳人争羡,妇德宜家众所誇。 嬴得一生名石泯,褒封有敕宠恩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讣音:报丧的消息。
  • 粉署: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工部。
  • 贤郎:对他人儿子的敬称,这里指林主事。
  • 箧笋:装有笋的箱子,笋在古代常作为礼物。
  • 遗綵服:留下彩色的衣服,綵服指彩衣,古代官员的礼服。
  • 妆台:梳妆台。
  • 尘掩:被灰尘覆盖。
  • 暗菱花:菱花镜,古代镜子的一种,这里指镜子因尘封而显得暗淡。
  • 姆仪:女子的仪态。
  • 垂簳:垂下的竹竿,这里比喻女子的仪态端庄。
  • 妇德:妇女的品德。
  • 宜家:适合家庭,指妇女善于持家。
  • 众所誇:被众人称赞。
  • 嬴得:赢得。
  • 名石泯:名声如同石头沉入水中,泯灭。
  • 褒封:褒奖和封赏。
  • 宠恩赊:恩宠和荣耀延迟到来。

翻译

报丧的消息从万里之外传到京城,工部的贤良儿子林主事深感悲叹。 箱中残留的香笋和遗留的彩衣,梳妆台上的镜子已被尘埃覆盖,显得暗淡无光。 她的仪态端庄,人们都羡慕不已,她的妇德和持家能力,被众人称赞。 虽然她赢得了一生的名声,但名声如同沉入水中的石头,已经泯灭。 尽管褒奖和封赏的荣耀延迟到来,但她的恩宠和荣耀终将显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林主事母亲去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赞扬了她的品德和持家能力。诗中通过“讣音万里”、“粉署贤郎”等词语,描绘了消息传到京城的情景和林主事的悲痛。后文通过“箧笋香残”、“妆台尘掩”等意象,进一步以物喻情,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的感慨。最后两句则寄寓了对逝者名声和荣耀的缅怀,以及对未来褒奖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曹义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

曹义

明应天府句容人,字子宜。永乐十三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升礼部主事,累迁南京吏部尚书。正统末,京师告急,奉命守崇文门。天顺初辞官归。有《默庵集》。 ► 531篇诗文